日期:2025-09-24 12:54:41
俄罗斯计划研发新型宽体客机面临发动机难题
近日,俄罗斯罗斯托克公司总经理谢尔盖·切梅佐夫公开表示,俄罗斯将启动新型宽体客机研发项目,目标是与美国波音787-9梦想客机同级别。不过,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面临一个关键障碍:目前俄罗斯无法自主研制出所需的PD-35大推力发动机。
面对这一困境,俄罗斯航空专家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解决方案:将传统的双发设计改为三发布局。这个看似复古的设计思路引发了业内广泛讨论,其可行性备受质疑。
展开剩余69%波音787-9作为现代航空工业的标杆,采用两台先进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,单台推力可达33吨左右。这种配置使其具备出色的性能表现:最大航程超过15000公里,载客量近300人,同时在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。
相比之下,俄罗斯现有的伊尔-96-300宽体客机就显得相形见绌。这款总统专机虽然采用四台PS-90A发动机,但单台推力仅16吨,航程只有11500公里,燃油效率明显落后。更尴尬的是,该机型30架的总产量与波音787、空客A330动辄上千架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。
俄罗斯想要追赶国际先进水平,关键在于研发与西方同级别的大推力发动机。PD-35项目应运而生,这款设计推力36吨的发动机被视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希望。然而现实却很骨感:该项目自2010年代启动以来屡遭挫折,测试计划已推迟至2030年,直接导致中俄合作的CR-929项目搁浅。
为解燃眉之急,俄罗斯不得不降低标准,将PD-35的推力要求下调至26吨,推出简化版PD-26。虽然官方宣称这款发动机已进入台架测试阶段,并试图向中国CR-929项目推销,但26吨的推力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宽体客机的需求。
正是在这种困境下,俄罗斯专家提出了三发设计的替代方案。这种设计借鉴了图-154等老式客机的布局,通过在机尾加装第三台发动机来弥补单台推力不足的问题。从技术角度看,这确实是一个务实的选择,能够利用现有PD-26发动机快速实现产品化。
然而从商业角度看,这种方案几乎注定失败。三发设计早在上世纪就被市场淘汰,其运营成本、维护难度和噪音控制都远不如现代双发客机。更关键的是,三台PD-26的总推力才勉强达到竞争对手两台发动机的水平,经济性差距显而易见。
俄罗斯的这些举措,无论是推销性能不足的发动机,还是提出复古的三发方案,都反映出其航空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不足。这些权宜之计或许在国内市场还能勉强应付,但在国际民航市场这个讲究效率至上、竞争激烈的领域,恐怕很难获得认可。这也从侧面说明,航空工业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,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