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0 18:12:26
从很早以前的《戏说乾隆》开始,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逐渐走红,剧中嫔妃格格们多姿多彩,仪态万千,眉眼含情,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视觉享受。观众们不仅被演员们的靓丽外貌吸引,也不禁好奇,真实的清代女子究竟有多美丽动人。
1846年,黑白照相机传入中国,许多清末知名人物因此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。如今,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轻松查阅到这些历史照片,一睹慈禧太后、珍妃、溥仪等人的真实面容,感受那个时代的风采。
其中,有一位被称作“四格格”的皇室女子,经常作为陪衬出现在慈禧太后的合影中。尽管当年的黑白照片画质模糊、细节不清,却难掩她的天生丽质,透出一股难得的风采。
四格格出身显赫,容貌俊美,被誉为清末的第一美人。按理说,她应当享受荣华富贵,但慈禧太后性格薄情寡义,掌控欲极强,自私自利,最终耽误了四格格的一生。她的人生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?
照片中的清末第一美人
展开剩余85%慈禧性格保守且顽固,最初有人劝她拍照时,她坚决拒绝,害怕自己的魂魄会被照相机吸走。时间一久,她发现别人照完相都平安无事,才逐渐消除了顾虑。
慈禧喜欢让妃嫔和宫女们簇拥在身边拍照,以彰显她的尊贵威仪。她常常特意让四格格加入陪照队伍,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势。
照片中的四格格五官圆润,大眼睛清澈透明,透着一股纯真温婉的气质,堪称名副其实的清末第一美女。同期其他后宫女子相貌平庸,甚至不及普通民妇,连较为美丽的珍妃也比不上她。
人们常说“相由心生”,虽然四格格容颜出众,但她的脸上总带着些许哀愁,那清澈的眼神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。这种神情与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。
进宫陪伴慈禧
四格格的父亲奕劻是乾隆皇帝的曾孙,血统纯正,属于满清皇室。可惜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漠不关心,只顾贪图钱财和享乐,既无心也无力处理政务。
历史学家吕思勉评价他时写道:“居政府首席的庆亲王奕劻,老态龙钟且贪赃枉法,使政局更加黑暗。”尽管如此,奕劻因善于逢迎拍马而官运亨通,最终被封为“铁帽子王”。
在晚清风雨飘摇之际,西方列强接连入侵,慈禧太后一人独揽朝政大权,皇亲国戚们不得不俯首听命。
这帮腐朽的皇族面对国家危亡,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身利益,继续沉溺奢华生活。奕劻心机深沉,看准了慈禧能让他平安无事,于是竭力讨好她。
他安排妻妾们进入宫中与慈禧玩牌,故意输掉大笔银两,成功逗得慈禧喜笑颜开。在戊戌政变时,奕劻坚决支持慈禧,赢得她更多信任。
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,奕劻决定派女儿入宫陪伴慈禧。他有数位女儿,其中四女儿,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四格格,最懂事且貌美如花,因此奕劻选择她入宫。
当时四格格年仅七岁,已学琴棋书画,温文尔雅,顺从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。
慈禧见到这位乖巧可爱的女孩,非常喜爱,特意赐令她常入宫陪伴。四格格明白父亲的用意,逐渐在宫中练就了一副讨好人的巧舌,尽力博得慈禧欢心。
慈禧一人独揽内廷大权,内心其实孤独寂寞,不愿四格格离开。她性情暴躁残忍,动辄惩罚身边的人,四格格也难免受苦受委屈。
日复一日,四格格渐感身心疲惫,特别想回家侍奉父母,但怎能违背慈禧的旨意?她只能违心地留在宫中,笑容逐渐消失,神色也变得憔悴。
孤老终生
时光流逝,四格格到了适婚年龄,但慈禧只顾留她在宫中玩乐,毫不关心她的婚事。
按理说,男大当婚女大当嫁,奕劻这时坐不住了。女儿不嫁人将来难免成为笑柄,他开始为四格格物色合适的夫家。
经过多方考察,他选中了裕禄的第九子熙俊,年龄相仿、才貌兼备,是理想的女婿人选。
裕禄任军机大臣兼直隶总督,权势显赫。奕劻与他结亲,双方家族互相扶持,形成政治联姻。奕劻对这个婚事非常满意,向慈禧请求,最终促成了四格格与熙俊的婚姻。
俊熙娶得美娇妻,自是喜出望外,百般疼爱。四格格也深爱这位年轻俊朗的丈夫,夫妻情深意浓,难舍难分。
可慈禧依旧不顾四格格的感受,拍照时常召她入宫,令她几乎无法在家中停留。
四格格与俊熙婚后仅短暂相聚几天,便被迫分离。俊熙思念妻子却不敢违抗慈禧,郁郁寡欢,最终抑郁而亡。
四格格痛失爱夫,悲痛欲绝,强忍伤心为他守灵、服丧。
不久,慈禧观看一出京剧《秒善出家》,因戏中观音不够庄严慈悲,决定亲自扮演观音留影,并命四格格饰演龙女,陪同她持佛器。
四格格无奈,只得脱下丧服,换上戏服,脸上却难掩忧愁之色,照了这张别样的照片。
俊熙去世后,慈禧又将四格格留在身边。她不愿再受控制,向父亲奕劻求助,希望能回娘家生活,然而奕劻不理会女儿的请求,仍让她服从慈禧,继续讨好太后。
直到慈禧去世,四格格才真正获得自由,毅然离开了紫禁城这座束缚灵魂的宫殿。
四格格与俊熙共度的时光短暂,没有机会生儿育女。离开皇宫后,她只能孤身一人度过余生,最终孤独终老。
深宫高墙内的女子多是命运多舛,虽能享用华丽衣裳、美食佳肴,却多年未见亲人,难觅真爱,情感上几乎没有任何慰藉。
四格格出身尊贵,孝顺父亲,细心侍奉慈禧,深爱夫君,却未能获得幸福。美丽的容颜也随时间流逝。如果不是慈禧不肯放手,她或许能与俊熙远离宫廷,过上美满生活。
其实,封建时代更多平民女子的命运更为悲惨,她们常常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,生活困苦。希望现代女性珍惜当下,坚定自信,独立自主,不负青春年华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